輔仁語言所國際師生共教共學
~~學期成效期末發表
摘要~
~

 

 -發表文摘要-   -發表會議程-

 

 
 
 
 
 

 

林揚探討:大學生與大學聽障生於中文字形、音、義上的認知差異性。她的研究對象包括大學聽障生十位及對照組一般大學生十位。

研究計畫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以『中文字口、手、足部首在形、義相關測驗卷』分別進行測驗,第二階段再採用『中文生字口、手、足部首同音字測驗卷』進行實驗。實驗結果顯示:對於中文形、音、義的認識,一般生與聽障生的確有很大的不同。林揚證明了差異性是因為一般生與聽障在處理中文字上的認知歷程不同。

 

 
 
 

 
 

 

尤煒中探討:處所詞「在」的句法表現與認知語意。處所詞「在」出現在句子上的位置,其引導的狀語與補語,跟句子的主要動詞之間,有著什麼樣的互動關係。煒中從認知語法的觀點,並參考Li and Thompson(1981)有關處所片語的研究,解釋了這樣的句法現象與認知語意的關係。

 

 
 
 
 
 
 

    巴特爾研究中文、俄文和英語的母語和非母語的發音人在理解歧義句上意識所扮演的角色,報告的英文題目為:The possibl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a comprehension of the ambiguous sentences by the adult native and non native speakers of Chinese, Russian and English.

 
 
 
 
 
 
 

 

劉思怡研究中文「吃」的隱喻用法。她採用Lakoff and Johnson (1980)提出的「概念隱喻理論」(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CMT))來討論中文裡以吃、咀嚼、消化等動詞來表示概念習得的用法。她發現這樣的表現方式在中文的語境(context)中,不只是在語義層面,在句法層面也有所限制。另外,她發現以「吃」隱喻受苦的表現方式,這在英文裡沒有對等的翻譯。她推論是基於文化傳統的差異。大體來說,中文裡關於「吃」的隱喻印證了Lakoff and JohnsonCMT理論。

 
 
 
 
 
 
 

漢語身體動作動詞 (physical action verb) 除了本身原有的含義外,有很大部分是作為譬喻 (metaphor) 的用法。黃美娟在她的報告裡探討了(一)吃、喝、推、投等身體動作動詞的原初含義 (prototype);(二)他和這些動詞所構成的複合詞 (compounds) (三)成語 (idioms) 譬喻用法的種類以及其與原初含義的關聯性。最後,美娟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學習語言的時間越長,加上在該文化的社會互動越多,那麼,所習得的譬喻用法也會越豐富。

 
 
 
 
 

 
 
 

中國語言向來以「心」為思維和情感的器官。因此在漢語中,描述心智活動的詞語通常都與「心」有關。楊舒帆將討論漢語中「心」的辭彙用法,並且提出漢語裡「人類心智活動」的六大分類範疇。此外,舒帆也將試圖比較DAndrade的英美文化中Mind的民間範疇與中文「心」的詞語範疇之異同。更進一步,筆者也將中文一些常用的「心部」的字納入討論,試圖證明中文的部首分類法就是一種民間分類範疇在語言上的體現。

 
 
 
 
 
 
 

   劉家宏以「認知」的角度去探討並詮釋「創新字」各種可能涉及的面象。首先,廣泛地收集了台灣當地的報章雜誌和日常用語等等當中的新字詞彙。其次,藉著這些收集到的新字(詞)彙去探討人們是如何創造及運用認知機制去感受進而表達這些新的字(詞)彙等相關問題。家宏以更宏觀的角度去探討「創新字」、認知變化以及社會變遷三者之間微妙的互動關係。

 
 
 
 
 
 

    孩童是否能分辨相似動作間的差異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也許可以從觀察孩童的話語中得到解答。因此,古青翔同學設計了一套實驗,測試一組四到五歲的孩童對相似動詞的認知程度。而實驗過後,古同學發現,在這階段的孩童似乎還不能夠完全體認相似動詞間的差異性;他們經常以常用的動詞來「概括」並形容相類似的動作。

 
 
 
 
 
 
 

    即便和漢語詞在數量和用法上變化多端,漢語量詞卻能夠在一定的時間點上被孩童完全的習得。但問題是,孩童在何時完全習得漢語量詞呢?張曉琪同學拋磚引玉,她首先研究三到四歲的孩童在認知以及運用漢語量詞的情形,首創研究「孩童在何時完全習得漢語量詞」的先例。

 
 
 
 
 
 

盧昆郁的研究採用認知的觀點來觀察台灣大學生在中文量詞上面的應用。利用實驗的方式來觀察中文量詞的心理認知過程。論文第一部分探討中文量詞的結構與特性;第二部分是針對中文量詞心理認知過程來作討論;第三部份則討論國語台語雙語使用者(bilingual)在量詞使用分布上的差異。

結果發現,的確有一個上下階層性(hierarchical ordering )來運作著整個量詞的心理認知運用。而在國語台語雙語使用者上,也可以看出明顯的差異性。雙語使用者在遇到量詞使用瓶頸時會轉換成另一語言的模式來重新思考量詞的搭配使用,也因此,雙語使用者在量詞的分布上跟單一語言使用者有顯著的不同。

 
 
 
 
 
 

  孩童是以「感官」來認知並且記憶他們的世界嗎?倘若真是如此,那麼,是否將圖片運用在語言教學上對孩童的語言學習和記憶是有幫助的呢?為了印證上列假設的可能性,蘇庭筠同學設計了一套語言教學上的實驗:在美語教學的過程中同時呈現具體的圖片,而經過數次的教學之後,測試並紀錄孩童們語言學習和記憶的狀況。最後,將測試後的三次紀錄加以分析,並得出與上列假設一致或其他可能性的結論。

 
 
 
 
 
 
 

宋彥樑探討兒童對新詞彙概念認知記憶的過程,與其在外語習得上的關係。他提出了三個假設:(一)隨著教學的次數增加,兒童的短期記憶愈被強化,習得外語新單字的正確率愈高。(二)在短期記憶中,兒童對一組單字發音相似頗高的單字,應該要比對發音相似度不高的別組字,學習成效要來得高。(三)在短期記憶中,兒童習得外語的拼字,會受到學習經驗的影響,所以假設兒童學習英文拼音的經驗,是會受母語的影響的。最後,研究結果顯示第一部分的假設是正確的;其次,在第二部分的假設中,在短期記憶中發音相似度並非影響兒童認知的絕對因素。

 
 
 
 
 
 
 

    簡孝光研究在孩童的認知發展過程之中,是以形狀抑或顏色來分辨或分類周遭的事物?在過往的研究成果中,大部分的學者都是傾向於認為孩童是以「形狀」來區分某事物所屬的類別的。為了證實此既定的說法,孝光設計了一套實驗,測試三到四歲的孩童在分類物體上所運用的認知機制為何?是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還是另有其他可能性呢?

 
 
 
 
 
 
 

西方社會成人常用「幼稚的方式」對孩童說話,在一些研究中發現,非西方人跟孩子說話的方式卻不像西方人(Ochs and Schieffelin, 1986; Brown, 2001; de Leon, 2000)。

針對這樣有趣的議題,葉家利的研究報告回答了以下幾點問題:(一)就一般而言,台灣的成人對使用“童言童語”的態度為何?(二)成人對使用“童言童語”的看法,影響他們本身對孩童說話的方式有多大的程度?(三)成人所使用的“童言童語”和孩童的運用上是否有相關性,特別是每天經常性使用的詞彙?(四)在知覺和認知上,孩童到幾歲開始瞭解“童言童語”和一般言談是不同的?(五)成人(媽媽為主)和孩童何時漸漸不再使用“童言童語”作為溝通的方式,媽媽希望先不使用?還是孩童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