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鳴器官

 

「共鳴」原是物理學上的名詞,當空氣受到物體振動時,就會產生振動次數疏密而頻率不同的音波,而人類耳朵可以聽到的頻率稱為聲音,過高或低的頻率,人爾無法忍受或聽不到的則稱為超因波。當物體振動產生的音波遇到一個適合它振動的空間時,就會產生共振作用,而發出比原音波更宏亮的聲音,此種現象,稱之為「共鳴」。

人聲頻率的高低決定於聲帶的厚度、張力及肺氣壓。當肺氣壓上升,衝擊聲帶,造成聲帶三度空間的活動及聲門的閉合,成為「素音」(phoneme),而素音經過了共鳴腔體,才能發出聲音。換句話說,就是素音要經過各種“格式”(Formant)以後才能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一般語言的發音共鳴腔選擇頻率要經由:(1)舌頭位置與形狀、(2)上下顎的空間大小、(3)喉頭的升降、(4)兩唇的形狀和長短,來選取適當的共鳴頻率,稱之為“語言的格式”(Formant)。至於歌唱聲音的共鳴腔體則比語言發音的共鳴腔體要多,構造也極為複雜。由於發聲的共振體是全身,所以身體各部分的腔穴可能都是共鳴器官,它的位置在聲帶上面,主要包括竇、鼻、咽、口、喉等腔體。而在聲帶下面的主要是胸腔。

以下就分別作個簡介:

1. 竇:為含有氣體的骨質空間(或稱為腔),表面被黏膜覆蓋。在頭顱內有粗大血管形成的海綿竇、乙狀竇等靜脈鬥。在骨骼發展出來的槍穴稱為氣竇。在鼻子附近的腔穴要到十六歲左右才發育完成,稱為鼻竇或副鼻腔,其空間較大,為主要的共鳴腔體,分述如下:

(1)上頜竇:體積最大,位在鼻子兩側,左右各一。

(2)額竇:在最高的部位,眼窩上方,左右各一,成菊花狀的外型,是高音極重要的共鳴腔體。

(3)蝶竇:在額竇的後下方,腦下垂體的前面,是最小的一對。

(4)篩竇:位於鼻腔的中間部位,由二三十個小骨竇聚集在一起,向一串橫躺的葡萄,是鼻腔共鳴的要地。

2. 鼻腔:執行雙任務,開放共鳴區為歌唱之用,關閉共鳴區為發音之用。並作為聲音強調的共鳴器,強調鼻音。

3. 咽腔:分鼻咽腔、口咽腔、喉咽腔三部分,組成一支發音管(共鳴箱),製造不同的音質、音色即音域,當舌根往前,咽腔的空間擴大;往後則縮小空間。喉頭的升降,也影響其空間的形狀,所以咽腔是決定共鳴的主要器官。

4. 口腔:執行發出母音的任務。口腔包括唇、夾、頰、牙齒、上下顎等部分。軟顎中央突起的圓錐體,稱為懸雍垂或小舌頭及兩側的顎弓是氣功發聲法的靈魂之處。用舌、唇及上下顎歌唱時成彎形狀。如用軟顎時,變為垂執行狀。自然歌唱時,軟顎提高,舌根字堧下降,加大了共鳴腔。另外,從喉到口約有十七公分的長度,口腔可進行吐字的加強與修飾,使歌詞清晰,發聲乾淨。

5. 喉腔: 上接咽腔,下接氣管,執掌喉頭的振動,是音波最先到達的振動空間,在此得到音質。聲質的好壞要視喉頭構造、形狀、大小之優劣而定。

6. 胸腔:以胸廓為範圍,包括氣管在內,演唱低音時,用手按在自己得上胸,很容易感覺共鳴產生的振動。自然的歌唱法強調在歌唱時要擴大胸廓,並自然的撐住胸廓,以便充分應用到全身體的共鳴,增加發音的力度與響度。

以上摘自 孫清吉 〈自然的歌唱法〉

頭頸前方發聲器官縱切圖

此圖摘自自然的歌唱法(孫清吉 著)

 

和音樂的關聯

 

有些樂器如:提琴、吉他、二胡、古箏等等,都有賴琴身作共鳴體而發出響亮而優美的聲音。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人聲樂器”亦一樣,單靠聲帶發出的聲音較微弱、淺薄,毫無音色美可言。惟有借助腔體振起共鳴發聲,才能將之美化成響亮及有持續振動力的歌聲。〝共鳴〞的運用,有助聲音變得明亮、有光彩且豐富多樣,故可以說是發聲及聲樂中關鍵的一環。  

 

人的長相不同,聲音有所不同,這跟整個人的共鳴腔有關,像頭骨及顏面骨的形狀每個人不一樣,牙齒的排列構造也因人而異,不只人和人之間有這樣的差異性,就連感冒時也能察覺自己個人聲音的不同,因為懸雍垂不能完全閉和,造成共鳴腔發生變化,所以發任合音時氣流都會從鼻腔通過(open nasal)。同理,運用在樂器上也是如此,同樣一種樂器會因為結構、材質不同,導致音色的差別,最好的例子就是小提琴

 

 

聲帶以上發聲腔道構造

1. 固定的發音器官 ---Immobile articulators

2. 活動的發音器官---Moveable articulators

3. 構音相關肌肉群--- Muscles involved in the articulatory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