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家都注意到擬聲詞例如英文的buzz murmur在語言演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擬聲詞的來源甚至可溯回到無限深邃的語言前期,聲音的模仿是某些生物生存的本能,例如,鸚鵡或石器時代的獵人。模擬鵪鶉的叫聲,是遠古獵人求生的技能。鸚鵡的模仿維妙維肖,但卻發展不出語言,關鍵在於遠古獵人的模仿是有意識的,才能把本能的動作逐漸變成符號。擬聲詞的構造原理,是利用字義及聲音間的自然的連結。在英文中,例如:spit and puke, 把「吐」這個字、幾近真實的模仿呈現出來(a sound imitation which is almost actualization of a denoted action),彷彿在講這個字的同時也將動作真實的呈現。

而在台語中,是否也有此種擬聲語的存在呢?(actual designation of the verbs denoting an oral action in Taiwanese)我們可以從「哈」這個字,清楚的得到答案。「哈」最原始的意義,應來自於動物們求偶時,不由自主發出的一個聲音,也許是張著嘴巴,看著愛慕者,同時流著口水;而人類也是同樣的情形,只是經由刻意的壓抑(voluntary suppress),使這種原始的本能,不至於過度張揚;之後,台語直接將原始世界中(proto-world),動物本能的表現,應用到自己的語言中,而成為原始字彙(proto-word)「哈」;又國語經由borrowing,加入這個新字彙,來表示人對某事物或某人著迷、愛戀之意;而在國語中,等同於「哈」這個字的詞,如:垂涎欲滴、熱愛、愛慕等等,卻不及「哈」這個字來得直接及貼切。

因此,從動物原始本能的層次,演變到產生台語的原始字彙,最後經由轉借變成現在國語中「哈」字;可以了解台語中的擬聲語,成為自然原始的聲音與語言字義之間,最佳的連結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