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學的發展,東西方呈現截然不同的風貌。中國音韻學的發展,由於社會發展的歷史與漢族語言文字等因素,而呈現出與西方截然不同的景況。當西方的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致力於發音器官研究的同時,中國正值北音研究盛行的時期,這兩者間顯然有極大的差別。中國的團音在西方卻是稱為顎音化palatalization,這也反映了中西語音學術與上的不同。以下的介紹將中國的聲韻史依古今音韻變遷分成周秦(西元前十一世紀至西元前三世紀)、兩漢(西元前二世紀至西元二世紀)、魏晉南北朝(三至六世紀)、隋唐宋(七至十三世紀)、元明清(十四世紀至十九世紀)及現代(二十世紀),共六個時期,並分別介紹台灣與大陸近四十年來的語音研究。西方的音韻學發展則依不同的發展重點分成十六世紀以前(文藝復興)、十六至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中葉(Noam Chomsky 的興起)以前及二十世紀中葉以後,共五個時期。

        對於國外語音的介紹,除了西方之外,尚有印度及希伯來的介紹。主要會介紹這兩民族之語音發展的原因是因為從宗教的角度來看上古語音的發展狀況。最後,由中國語音發展的背景來看,傳統科學思想及學術思想背景,我們不難得知,中西語音發展各有其不同之主題實來自於大環境思想之不同,而種種差異實值得我們深深探究。【參考由鄭麗娟及洪振耀老師合著之「中國語言學尋根-中西音韻學史實舉要」(1997全國英美文學、語言學論文研討會論文集)。】

        人類會說話,大約有五六十萬年,會寫字要晚得多,大約只有五六千年。到了二十世紀,真是成了語言世界。我們一天到晚說話,也一天到晚聽別人說話:教室、餐廳、寢室、市場、街上、收音機、電視機,都有人在說話。不只是白天說話,有人晚上睡覺也說夢話。說話成了人類的重要工具之一。語言跟人的感覺、行動是直接關聯的。每個人無論工作、做禮拜、游戲都得說話。不論銀行家也好,野蠻人也好,都得說話。因為使用得太普遍了,所謂「習焉不察」,很少人去注意它。近年來,語言的研究逐漸發達,已經成了一種重要的學術。

人類從有文字以來,到現在只有幾千年。在沒有造文字以前,還有兩個極久遠的時代:最初是「有聲無言」時代,以後是「有言無文」。太古時候,人類跟其他動物一樣,只能發出聲音,不能利用所發出的聲音來組織語言,所以叫做「有聲無言」的時代。以後漸漸進化,知道利用嘴裡所發種種不同的聲音,組織成表達情意的語言;於是人跟人可以對話,知識可以交換,情感更加親切。這個時候還沒有發明文字,所以叫它「有言無文」時代。語言比文字早得多,現在世界上有許多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的民族,卻沒有有文字而沒有語言的民族。語言是表情達意的根本方式,文字不過是記載語言的符號吧!語言是人類傳遞思想的一種有系統、約定俗成的聲音信號。

        1. 春秋時代說話用雅言:春秋時代,雖然侯國很多,可是所謂諸夏,已經逐漸有一種共同的文化,所以當時的語言,除了各地方言之外,還有一種普通話。這種普通話就是以宗周鎬京〈陜西長安縣西〉的音作標準當時叫做「雅言」,像現代的「官話」或「國語」。受教育的貴族,都能說「雅言」。孔子生長在魯國,平日談話,也許用魯國話,可是讀詩書、舉行典禮的時候,就一定用雅言,以正其音。論語述而:「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雅、夏,古時候音近字通。豐鎬是西周舊都,語言最正確,所以稱為「雅」。列國的音不全正,所以稱「風」,也就是方言。詩分風雅,主要原因在此。孔子用雅言,正像現代人公開演說的時候,必須說國語。

2. 戰國時代行文用雅言:戰國時代,各國疆域廣了,像齊、楚、秦、三晉、〈韓、趙、魏〉,都自己建立一個文化中心,逐漸「言語異聲,文字異形」;所以孟子罵許行說話像伯勞。孟子滕文公:「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可是諸子著書,雖然時雜方言,除了墨子以外,大體上還是奉雅言為準。

3. 秦漢有普通話:到了秦漢,疆土忽然廣闊,造成大一統的國家,各地方言,更加繁雜;所以秦始皇「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完成了文字的統一。為了維繫這個縱橫萬里的大邦,歷代相傳下來的雅言,仍舊有需要;所以秦漢人撰書行文,大致還承用周代的雅言。漢朝有一位揚雄,寫了一部書叫「方言」,裡面有「通語」「凡語」「通名」這些名詞,就是漢代的普通話。

4. 魏以後有韻書統一讀書音:我國韻書,從魏李登的聲類、晉呂靜的韻集,經過六朝諸家的製作,體例漸漸完成。到了隋唐陸法言,集魏、晉、六朝韻書之大成,撰切韻一書。唐代孫愐的唐韻、李舟的切韻,大抵以法言的書為藍本。到宋朝時候,陳彭年等更集隋唐韻書之大成,作廣韻。從宋以後,經元、明、清,一千多年裡面,文人作詩作賦,以及政府考試的功令,都是以廣韻一系的韻書作標準的。所以全國方言雖然差異很大,可是讀書音大致相近。

5. 元代的舞臺語:元世祖入主中國,定都燕京,改為大都。大都話並不是國語;那時候的國語是蒙古話,不過他們也得會說大都話。他們喜歡聽戲,就有好些文學家用純粹大都話編戲詞,這就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元曲。於是乎北平話就成了文學用語;因為它常常用在戲臺上,所以藝術上也可以叫做元朝的舞臺語。當時有一位戲曲家叫周德清,就為編戲度曲的人編了一部韻書,叫做「中原音韻」。這部韻書出版到現在已經七百多年了,現在的北平話,跟那時候的大都話都沒有入聲,真是「一脈相傳」。

6. 清朝的官話:清朝規定,初作官的,知縣以上都得引見,遠遠地跪在皇帝的面前,高聲報告自己的姓名履歷。當清世宗〈雍正皇帝〉引見他們的時候,因為聽不懂福建、廣東兩省人的話,於是在雍正六年下了一道命令說:這班說土話的人到了旁的省分去做官,怎麼能審判訴訟的案子?坐在公堂上,上下言語不通,全靠那些書吏翻譯,一定會發生流弊。即使他們不做官吧,也得聽懂自己長官的話。從此以後,這兩省的人,應該從小就學習官話,改正土音。這道命令下了以後,福建、廣東兩省的總督巡撫就在各府州縣開辦正音書院。因此北平話正式取得了所謂「官話」的資格。至於文學作品,有一部有名的小說紅樓夢,後來又有一部兒女英雄傳,都是清朝人用當時純粹的北京話寫的。

7. 清末的「國語運動」:清朝末年,。政府要變法,興教育;熱心的教育家,眼看著日本的富強,原因在教育普及;教育容易普及,原因在文字易通、言語統一。於是乎北方有一位王照作了一套官話字母,南方有一位勞乃宣又把這套官話字母編成一種京音簡字,都是以北平話作標準的。這時候才有統一國語的口號。

        8. 民國以來的標準國語:民國成立,政府繼續定了國語政策。民國二年,教育部開了一個讀音統一會,議定注音字母。所謂「讀音統一」,就是規定漢字的國音;這種國音,當時是由全國代表在會場上一個字一個字地多數表決的。並沒有指定以北平話為標準。民國七年,注音符號由政府公布。民國九年,用普通話作標準的國音字典也公布了。民國十二年,國語會議決修改國音字典,明白地指出以北平話的音系作國音的標準,凡國音跟北平話不合的都改從北平音,一面修改,一面通知各地方傳習國語的人儘先廢止入聲。民國十五年,國語會把專家研究討論拼音文字的結果,制定了一種國語羅馬字公布出來;十七年,國民政府的大學院〈就是教育部的前身〉,也把它正式公布。二十一年,教育部公布「國音常用字彙」。

 


   語音學發展導源於宗教上的虔誠,由於中國求法者出國前需學習梵文其途徑及他們的語文師資,最出是來華弘法的天竺或西域僧人,後來加入了旅居中下的印度居士,更有求法規來的華僧和譯場中人。至於西僧教受華人梵文所使用的媒介語,則是漢言。原先他們為了在中域弘法而學習華夏語文,而居住在金河西走廊的小月氏人曾扮演過重要角色。事緣自東漢以至西晉初,印度曾是建國於阿姆河流域的大月氏國底附庸國,印度僧侶多數董一點宗主國的月氏語,當他們自陸路進入玉門關之後,便利用月氏語向兼通兩種語言的小月氏人學習漢文。此外一本文所考,西僧往往跟旅行商人們結伴東邁,他們在途中可能通過粟特語或Prakrit,跟同行的漢族旅行商人先學點初階漢文,然後再來華後,生活於華言環境中逐漸加強中國語文的能力,於是可以通過漢語來教受梵文。及至華人求法者學過梵文在首途之後,循路西行,沿途所經都西域的佛教國度,而梵文在這些國度的佛寺中是通用語言,因此中夏求法者只要找上一家佛寺,便可使用梵文媒介語來要求幫助,不必先學懂沿途各國的不同語言。自中國跋涉往印度,路途大抵要走上三年,倘使三年來求法者都一直使用梵文跟西域僧侶交涉;甚或在西域順便聽講佛法的話,則達印度時,他們的梵文已很流利了。因此古時循路求法者遠比循海的來得多。至於僧史中載有兼通各種外語的求法高僧,則關乎他們的學習語文能力和興趣,西行不必多學不同語文。 【摘自:題名:淺談中國求法僧俗出國前、後】

    談到學習域外語文的機緣則有關乎新約聖經,新約聖經是用當時(300B.C.-500A.D.)所通行的世界語- 希臘文寫成的,為了使當時地中海四處的人都能直接讀神話,不致有語言上的困難。後來因歷史的演變,拉丁語取代了希臘語的地位,成為世界語及宗教語。此後普通人在不能直接讀神話,只能讀拉丁文譯本,甚至必須經由神父的講解才能接觸聖經。直至教改運動,聖經才得以從拉丁文的枷鎖中釋放出來,譯成多國文字。同時,由於印刷數的發明,促使聖經普及到各方民族中。而中文聖經譯本也先後透過不同的傳教士完成,由此可知語音學的發展和宗教上的虔誠息息相關。 【中國佛學學報第十期】

   論及中國的語音發展,周秦時期稱之「上古音」,以<詩經>、<楚辭>表現出來的音系作為研究的對象,其次是<周易>、<老子>,再其次是先秦其他書籍中的韻語。兩漢時期語音也稱為「上古音」,從漢代開始,中國漸漸和外國有文化和經濟上的往來,因此佛經的傳入,使先人對拼音文字有較深的認識。魏晉南北朝語音稱之為「中古音」。中國文學的創作講求音調的和諧,漢代就已注意到聲調問題,作詩押韻都有嚴格的要求,一般人不易掌握,因而促使韻書的產生及大量的編製。隋、唐、宋時期語音稱之「中古音」。由於隋唐時代詩歌發達,及唐宋時代科舉加試詩賦,使此時期的韻書編製更加速發展。而唐代就已注意到聲音的共振現象。元、明、清時期語音稱為「近代音」。現代的語音研究,清儒把古韻部分成陰聲部和陽聲部兩類,是古韻的二分法,主要是依據古韻語材料所呈現的押韻狀況而分,一般稱「考古派」;黃侃分古韻為陰、陽、入三韻,是古韻的三分法,主要站在音的辨析上,一般稱「審音派」。民國以來的古韻分部漸傾向於三分法。在1950年以後,國內語音的研究則分為大陸地區研究及台灣地區研究。【參考由鄭麗娟及洪振耀老師合著之「中國語言學尋根-中西音韻學史實舉要」(1997全國英美文學、語言學論文研討會論文集)。】


1950以後台灣地區的漢語音韻研究

學者及著作(及其相關網站):

1.周法高:《三等韻重唇音反切上字研究》(1952)、《論中古漢語的音位》(1954)

2.姚鶴年:《守溫三十六字母新證》(1953)

3.林尹:《中國聲韻概說》(1955)、《切韻韻類考正》(1957)、《音學略說》(1959)、《中國聲韻學研究方法與效用》(1960)

4.杜知學:《談反切》(1955)

5.楊喜齡:《漢語古音聲調考》(1957)

6.吳笑生:《論去聲》(1958)

7.李永富:《從切韻到廣韻》(1959)

8.伍崇厚:《我國文字語音韻的研究》(1959)

9.趙元任:《中國音韻裡的規範問題》(1959)、《說清濁》(1959)

10.      應裕康:《廣韻集韻切語上字異同考》(1960)、《洪武正韻反切之研究》(1962)、《古今韻會舉要反切之研究》(1963)、《論古音集韻與宋元韻圖韻書之關係》(1965)、《論宋代韻書》(1968)、《洪武正韻聲母音值之擬訂》(1970)、《論音韻闡微》(1971)、《論馬氏等音及林氏音位》(1972)

11.      謝雲飛:《經典釋文譯音聲類考》(1960)、《切韻指掌圖與四聲等子之成書年代考》(1966)、《明顯四聲等韻圖之研究》(1968)、《中國聲韻學大綱》(1971)

12.      陳新雄:《也談陰陽對轉》(1960)、《蘄春黃先生古音學說駁難解》(1970)、《論上古音中脂對兩部的區別》(1972)、《無聲字多音說》(1972)、《幾個有價值的聲韻學要籍簡介》(1975)、《音略徵補》(1978)、《毛詩韻三十部諧音表》(1991)

13.      李金真:《再談陰陽對轉》《1960》

14.      陳蔡鍊昌:《高本漢在中國音韻學上的貢獻》(1960)

15.      左松超:《古聲紐演變考》

16.      董同龢:《生母韻母的觀念漢現代的語音分析理論》(1961)

17.      謝一民:《蘄春黃氏古音說》(1961)

18.      方師鐸:《中國上古音裡的複聲母問題》(1962)、《宰我"我"字音讀問題剖析》(1967)、《"我"字音不變遷考》(1968)

19.      江舉謙:《廣韻中古音讀標訂》(1962)、《江有誥唐韻四聲正平聲字訂補》(1968)、《江有誥唐韻四聲正上聲字調訂補》(1968)

20.      許德平:《鏡韻與七音略》(1963)

21.      劉錫伍:《中國古音學耑緒》(1963)

22.      蔡信發:《廣韻反切一覽表》(1964)

23.      李維棻:《反語起緣新證也談陰陽對轉》(1966)

24.      許世瑛:《談木蘭詞用韻》(1966)、《評羅(常培)董(同龢)兩先生釋內外對轉之得失》(1966)、《論元稹"有鳥"二十章用韻》(1968)、《論元稹樂府古詩十九首用韻》(1968)、《廣韻兩讀之字朱熹口中只有一讀考》(1972)

25.      朱尚文:《太和鄭音譜校訂》(1967)

26.      杜其容:《釋內外轉名義》(1968)、《由韻書中罕見字推論反切結構》(1972)、《陳澧反切說申論》(1975)、《三等韻牙喉音反切上字分析》(1975)

27.        明:《治聲韻學應具有的一些觀念》(1968)、《鏡韻研究》(1970)

28.      陳荊蟄:《古今韻辨》(1968)

29.      張以仁:《由廣韻變到國語的若干聲韻語聲母上的例外》(1968)

30.      于維杰:《宋元等韻圖源流考索》(1968)

31.      林本元:《聲類統編補遺》(1969)

32.      楊胤宗:《古音韻考》(1970)

33.      梅祖麟&羅杰瑞:《試論幾個閩北方言中的來母S聲字》(1971)

34.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1971)、《漢語研究的方向與音韻學的發展》(1974)

35.      簡宗梧:《經典釋文引徐邈音辨證》(1971)

36.      林素珍:《廣韻又音探源》(1972)

37.      鄭錦全:《電腦在漢語音韻上研究的應用》(1972)

38.      林文寶:《段式六書音韻表》(1973)

39.      竺家寧:《四聲等子音韻蠡測》(1973)、《顏世家訓音辭篇的幾個語音現象》(1973)、《廣韻類隔研究》(1974)、《四聲等子之音位系統》(1977)、《古音之旅》(1987)、《有關韻書之常識》(1989)、《論疏聲別義》(1989)、《中國聲韻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簡訊》(1990)、《聲韻學》(1991)、《上古音裡的心母字》(1991)

40.      朱鴻林:《九歌韻說》(1974)

41.        琨(著):張賢豹譯《論中古音與切韻的關係》(1975)

42.        勉:《古代藏語和中古漢語語音系統的比較研究》(1975)

43.      丁邦新:《平仄新考》(1975)、《聲韻學知識用於推斷文學作品時代及真偽之限度》(1991)

44.      吳靜之:《上古聲調之蠡測》(1976)

45.      康世統:《廣韻韻類考正》(1976)

46.      潘重規&陳紹棠:《中國聲韻學》(1978)

47.      何大安:《聲韻學之觀念與方法》(1978)

48.      林慶勛&竺家寧:《古音學入門》(1989)

49.      姚容松:《近五年來台灣地區漢語音韻研究論著選介》(1989)、《<文始˙成均圖>音轉理論評述》(1991)

50.      張光宇:《漢語發展史與古音重建》(1989)、《送氣與調類分化》(1989)、《從閩方言看<切韻>一二等韻的分合》(1989)

51.      伍明清:《宋代之古音學》(1989)

52.      楊秀芳:《音位中的互補與互補有關的問題》(1989)

53.      黃學堂:《從中古音及方言看國語的讀音》(1989)

54.      謝美齡:《慧琳一切經音義聲類新考》(1989)

55.      鍾榮富:《談現代漢語音韻學應走的方向》(1990)

56.      吳鐘林:《從五種方言和譯音論重紐的音值》(1990)

57.      盧順點:《論晚唐漢藏對音資料中漢字顎化情形》(1990)

58.      林慶勛:《科本<圓音正考>鎖反應的音韻現象》(1990)

59.      成元慶:《洪武正韻譯訓研究》(1990)

60.      周金生:《元好問近體詩律支脂之三韻止二分說》(1991)

61.      孔仲溫:《辨四聲輕清重濁法的音韻現象》(1991)

 

【以上介紹主要參考竺家寧先生於1993年在“中國語文”上發表的《四十年來漢語音韻研究》一文(pp.23-32),整理而成】

 

 


1950以後大陸地區的漢語音韻研究

學者及著作(及其相關網站):

1. 丁聲樹:《漢語音韻講義》(李榮製表)

2. 史存直:《漢語音韻學綱要》

3. 李新魁《漢語音韻學》、《古音概說》、《漢語等韻學》、《中古音》、《上古音“小匣”歸“見溪群”說》、《從漢語方言看上古漢語的複韻尾》、《論<切韻>系統中床禪之分合》、《重紐研究》、《中原音韻音系研究》、《韻鏡研究》(論文)、《韻鏡校證》

4. 陳振寰:《音韻學》

5. 唐作藩:《音韻學教程》、《漢語音韻學常識》、《<四聲等子>研究》

6. 何九盈:《古漢語音韻學述要》、《上古音》、《<中原雅音>的年代》、《<中州音韻>述評》、《<詩詞通韻>述評》、《<切韻>音系的性質及其他》

7. 趙振鋒:《音韻學綱要》、《從<切韻˙>論<切韻>》

8. 李葆瑞&殷煥先&董紹克:《應用音韻學》

9. 沈祥源&楊子儀:《實用漢語音韻學》

10. 郭啟熹:《古音語教學》

11. 胡性初:《音韻學與語文教學》

12. 王力:《漢語音韻》、《音韻學初步》、《上古漢語入聲和陰聲的分野及其收音》、《先秦古韻擬測問題》、《詩經韻讀》、《楚辭韻讀》、《中國語言學史》(1981)、《漢語語音史》(1985)

13. 陳復華:《漢語音韻學基礎》

14. 張世祿&楊劍橋:《音韻學入門》、《論上古音帶r複輔音聲母

15. 李思敬:《音韻》

16. 趙蔭堂:《等韻源流》

17. 陳復華&何九盈:《古韻通曉》

18. 朱星:《怎樣學習音韻學》、《古漢語音韻學入門》、

19. 殷煥先:《反切釋要》

20. 林序達:《反切概說》

21. 方孝岳:《漢語語音史概要》、《關於先琴韻部的“合韻”問題》、《廣韻韻圖》、《廣韻研究》

22. 任銘善:《漢語語音史要略》

23. 邵榮芬:《漢語語音史講話》、《論古韻魚侯兩部在前漢時期的演變》、《論古韻魚侯兩部在後漢時期的演變》、《切韻研究》、《中原雅音研究》、《晉書音義》、《<切韻>音系的性質和他在漢語語音史的地位》(1961)、

24.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

25. 余迺永:《上古音系研究》

26. 郭錫良:《殷商時代音系初探》

27.   綺:《關於上古漢語鼻音尾的研究》

28. 黃典誠:《關於上古漢語高原音的探討》

29. 張永言:《關於上古漢語的送氣流音聲母》

30. 鄭張尚芳:《上古韻母系統和四等、介音、聲調的發源問題》

31. 劉保俊:《“秦漢帛書音系”概述》

32. 張清常:《古音無輕唇上八音再證》、《<釋名>聲訓所反映的古聲母現象》

33. 周祖謨:《漢代竹書與帛書中的通假字與古音考訂》、《廣韻四聲字今音表》

34.   顯:《古音陽部到漢代所起的變化》、《<切韻>的命名和<切韻>的性質》 (1961)

35.   榮:《切韻音系》

36. 刑公畹:《論中古漢語原音的長短》、《原始漢台語複輔音聲母的演替原則》

37. 馬學良&羅繼光:《<切韻>純四等韻的主要原音》

38. 喻學良:《<切韻>韻母擬音的新嘗試》

39.   厚:《隋代詩文用韻與<廣韻>又音》

40. 葛信益:《廣韻異讀字發生的原因》、《廣韻異讀字有誤認聲旁之訛化》

41. 汪壽明:《從<廣韻>的同異又讀字談<廣韻>音系》

42. 楊耐思:《中原音韻音系》

43. 薛鳳生:《中原音韻音位研究》、《北音音系解析》

44. 那斯圖&楊耐思:《蒙古字韻校本》

45. 蔣希文:《論<中原雅音>記略》

46.   伏:《<中原雅音>考辨》

47.   浮:《論<中州樂府音韻類編>與<中原原音>的關係》

48. 姜聿華:《黃公紹詞韻與<古今韻會舉要>》、《<[韻會>、<七音>、<蒙古字韻>》

49. 許德寶:《<中原音韻>作者、年代及同<中原雅音>的關係》

50. 張玉來:《略論<韻略匯通>的幾個問題》

51.   敏:《李汝珍<音鑒>裡的入聲字》、《等韻溯源》

52. 林蓮仙:《楚辭音韻》

53.   侃:《爾雅音訓》

54. 馬重奇:《杜甫古詩韻讀》

55. 鮑明煒:《唐代詩文韻部研究》

56. 雅洪托夫(Russian):《上古漢語中的複輔音》

57.   琨:《切韻和上古漢語韻母系統》

58. 羅常培&周祖謨:《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

59. 黃淬伯:《關於<切韻>音系基礎的問題》

60. 董同龢:《中國語音史》(1954)《漢語音韻學》(將1954年出版的《中國語音史》改編而成)(1968)

61. 高本漢:《中古及上古漢語語音學簡論》

62. 羅常培:《漢語音韻學導論》(1956)

63. 周福殿&吳宗濟:《普通話發音圖譜》(1963)

64. 王士元:《聲調音位特徵》(Phonological Features of Tone)。這篇文章提出了聲調的區別性特徵問題並將聲調分成:1.調形(contour),2.升(rising),3.降(falling),4.曲折(concave),5.高(high),6.中(mid)及7.央(central)。(1967

65. 胡炳忠:《三聲變調及其教學》(1977)、《三聲三字組的變調規律》(1985)

66. 吳宗濟:《實驗語音學知識講話》(1979)、《式論普通話語音的“區別特徵”及其相互關係》(1980)

67. 楊順安:《濁音源動態特性對合成音質的影響》(1986)

68. 曹劍芬:《普通話輕聲音節特性分析》(1986)

 

【以上介紹主要參考李新魁先生於1993年在“中國語文”上發表的《四十年來漢語音韻研究》一文(pp.16-22),整理而成】


    語音學(phonetics)是研究人類語音的學科,語音是語言最能直接觀察、紀錄及測量的成分。各語言語音的特質和語言起源有密切關係。對於語言的起源,大致有二種看法:(一)語言是神所賜的;(二)語言是人類自己發展的結果(自創語言或是模仿自然)。以下我們著重在語言是神所賜這部分說法,進而介紹印度、希伯來及西方世界等的宗教概念與語音發展之關係。

    關於語言之始,各種宗教的看法都有不少相似之處。有一種觀點說,上帝創造了亞當,「亞當隨意叫每一活物,那就是他的名字」(<創世紀>219)。印度傳說中,語言來自於女神薩拉斯維蒂(Sarasvati)。他是宇宙創造者婆羅門(Brahma)的夫人。在宗教禮儀上也反應出語言由神所賜之說。梵文(Sanskrit)是VedicClassical Indic的總稱。Vedic是公元前1500800左右所說的語言,Classical Indic大概是公元前800至公元300年左右的語言。公元前五世紀前,印度教徒相信禱告及禮儀只能用Vedic梵文的發音。因此引發了相當重要的語言研究(梵文研究在東西語言研究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回教徒相信可蘭經只能用阿拉伯文來唸。猶太教的禱文也只能用希伯來語唸。在「語言乃神所賜」的看法下,語言的起源應該不是問題。語音的研究能可追溯至上古民族宗教信仰語語言發展之關係,如印度梵文及猶太希伯來文。希望由宗教語言之發展看出語音之發展。

【參考謝國平老師之「語言學概論」及George Yule所著之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之中譯本「語言學導論」)】


西方的發音學史,共可分為五個階段來討論:(一)十六世紀以前、(二)十六世紀和十八世紀末之間、(三)十九世紀、(四)二十世紀中葉之前和(五)二十世紀中葉以後。在第一階段,主要提及希臘地區及印度地區當時對語音的認知、解釋及論點。第二階段是思想史上蓬勃發展的時代,在這階段產生了許多不同學派的科學家。舉例而言,里奧那多,達文西【Leonard da Vinci1452-1519AD)】便是當時的知名人物。第三階段承襲第二階段之發展,在語音史上之成就不論質或量均有顯著且快速的發展 。第四階段及最後階段的分野在於Noam, Chomsky 的崛起,到此時期重理論與經驗的西方,發展出與科技相結合的音韻學,與同時期中國之語音發展可謂大相逕庭

【參考由鄭麗娟及洪振耀老師合著之「中國語言學尋根-中西音韻學史實舉要」(1997全國英美文學、語言學論文研討會論文集)。】

 


印度語在語言家族劃分中是屬於Vedic Sanskrit。在印度的語音史中,語音學是首先語言學家發掘的一門學問,而語音學是什麼呢?是一套文法和發音、聲調的結合。因此,語音描述共分為三個標題:發聲的過程、音段及語音體系中音段語音段的綜合討論。就發音器官即分成口腔內及口腔外,什麼是屬於口腔外的範圍?就印度的定義就是喉頭(glottis)、肺部(lungs)和鼻腔(nasal cavity)等部位,其他部位可想而知必為口腔內之範圍。而印度的語言學家也早就劃分出所謂有聲(voiced)跟無聲(voiceless)之區別在於發音時,喉頭的開閉,閉:有聲;開:無聲。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Vedic Sanskrit這語系中有三個特殊音高的標記:高(high)、低(low)及降(falling)音。

【參考由鄭麗娟及洪振耀老師合著之「中國語言學尋根-中西音韻學史實舉要」(1997全國英美文學、語言學論文研討會論文集)。】

 

學者、著作及相關網站:

1.Cardona, GeorgePaniniA survey of research1976)、PaniniHis work and traditions, vol. 1, Background and intriduction1988

2.Kunjunni Raja, KIndian theories of meaning1969

3.Allen, William SPhonetics in ancient India.1953


 

         中國                                     西方

 

 1.周秦時期(西元前十一世紀至西元前三世紀)  1. 十六世紀以前

       

 2.兩漢時期(西元前二世紀至西元二世紀)      2.十六世紀和十八世紀末之間

 

 3.魏晉南北朝(三世紀至六世紀)              3.十九世紀

 

 4.隋唐宋時期(七世紀至十三世紀)            4.二十世紀中葉之前

 

 5.元明清時期(十四世紀至十九世紀)          5.二十世紀中葉之後

 

 6.現代(二十世紀)

 

【參考由鄭麗娟及洪振耀老師合著之「中國語言學尋根-中西音韻學史實舉要」(1997全國英美文學、語言學論文研討會論文集)。】

 


中文參考書目

 

李約瑟(Joseph Needham 陳立夫譯 1970. 中國知科學與文明 台北:商務印書館

李新魁 1993.  《四十年來的漢語音韻研究》  中國語文 1:16-22

何大安 1987.   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  台北:大安出版社

竺家寧 1993.  《台灣四十年來的音韻學研究》  中國語文1:23-32

竺家寧 1989.   古音之旅  國文天地雜誌社

竺家寧 1986.   古今韻會舉要的語音系統  台北:學生書局

吳禮權 1997.   中國語言哲學史  台北:商務印書館

張世祿 1965.   中國音韻學史(上)台北:商務印書館

張世祿 1965.   中國音韻學史(下)台北:商務印書館

  誠 1991.   中國古代韻書  北京:中華書局

謝國平         語言學概論

                語言學導論

羅常培 1978.   漢語音韻學導論  九思出版

莊嚴出版社 1978.  中國語言學史  台北:莊嚴出版社

 

西文參考書目

 

Asher, R.E. &Henderson, Eugenie, J.A. (eds.)Towards a History of Phonetic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Edinburgh

Asher, R.E. 1994. Th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Ladefoged, P. 1993. A Course in Phonetics.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New York

Moses, Elbert R. 1964. Phonetics:History and Interpretation. Prentic-Hall:N.J.

Robins, R.H. 1974. A Short History of Linguistic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Blooming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