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音位認知

Children's Phonemic Awareness


正常人在嬰兒時期,就能分辨和發出這世界上各種語言中的大部分語音。一些控制的實驗告訴我們,嬰兒可以分辨成人所無法區辨的某些音素之同位音。例如:日本成人無法分辨[r]及[l],學生無法分辨送氣與不送氣的子音等等。但是嬰兒卻能分辨出來。另外,在印度語中,捲舌音[t]與牙齦音[t]存在著對立的關係。對他們的嬰兒來說,兩者是不一樣的音,但是對於以英語系的國家來說,他們是相同的。而且像介於[pa]及[ba]之間的聲音對嬰兒來說,他們聽了卻沒有反應。再者,嬰兒並不會聽到由男子所發出的母音[i]、[u]或[a],但對女子所發出的母音[i]、[u]或[a]卻有所反應的加快他們的吸吮速度。他們似乎天生就具有此種分辨音位層次敏感度的能力。大約出生後後六個月,嬰兒開始失去區辨其語言中非音位之語音的能力。參考Fromkin, V.; Rodman, R. 1998.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Harcourt Brace College

在小孩了解字母原則前,他們需知道聲音是以字母串起對我們已會讀、會寫的人來說,這樣的認知是基本的。 然而,研究顯示,對於「言語是由音串起來的」這樣的認知,對人類而言並非自然賦予的本能,也並不容易。

語言的最小單位且與拼音系統中的字母相連的是音素(位)(phonemes)。因此,語言的認知聯繫至這些小的聲音,稱為音位認知(phonemic awareness)。根據研究指出,若無直接的指導輔助,百分之二十五的中產階級小孩會對音位認知感到困惑,其中大多來自較不識字的家庭,此外,這些小孩在學習讀和寫時會較困難(Adams, 1990)

為什麼會對音素或音位感困難?這問題是由於當人們在說話或聽話時,沒有注意到音素,相反的,他們自動處理音素,直接注意語意及句子整體。 因此,我們面臨的挑戰,是找一些方法使小孩注意到音素,發現音素的存在及可分性。幸運的,有很多活動與押韻、聽力及聲音有關,且受學齡前兒童喜歡。 這些活動正好符合這目的,有了這目標,活動能更有效的用來幫助小孩發展音位認知。參考Adams, Marilyn Jager. 1998. Phonemic Awareness in Young Children: a classroom curriculum. Baltimore, Md.: P. H. Brookes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