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日與院士共談會研究生獲大師個別指導

茅塞頓開、成果豐碩

 

    17日語言所與院士共談會已圓滿結束。這場別開生面的共談會,是由中央研究院王士元院士親臨主持。與語言所合作多年的王院士表示:每次他來輔大都有回家的親切感。 17日一大早,語言所鄭家麟同學就趕到南港中研院學術中心,代表全體研究生去接王院士來輔大。鄭家麟表示他非常樂意接下這份任務,因為院士很親切,一起搭計程車能有更多時間跟院士請益。

    這次校友會議上,參加的校友有:梁志強老師(所友會會)、李鴻麟老師、 王建銘老師、 公共事務室樂麗琪主任(所友會副會長)、陳俊宏老師、李子瑄老師、陳所長等人。

    語言中心的聶神父還在百忙之中親臨現場。他逐一唱名頒發給楊又樺等諸位同學<華語教學理論與實務>的結業證書。 

    接著在茅塞頓開的共談會當中,李鴻麟首先提問:中文名詞本身到底有沒有可數與不可數的區別? 院士認為從認知觀點, 這是一項值得深思的問題。尤其是李鴻麟利用心理語言學的方法來做實驗調查。但是若能夠引用共時觀點,將會使研究更為完整。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中文量詞是如何出現。

    據王院士,魏晉南北朝以前,漢語並無量詞,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師,同樣的,漢語的聲調也是晚期才出現的語法現象。王院士說,總之研究漢語必需懂得利用漢語豐富的歷史文獻。 

    盧昆郁同學接著報告從網路新聞標題的編寫,探討漢語的grapho-centrism。他研究多元媒體如何影響口語的發展,院士認為這是個十分有趣的議題。例如近期由JCL所出版的K.H.Cheung and R.Bauer論文裡,就提供了不少廣東話的例子。可以用於佐證盧昆郁的說法。所以盧昆郁同學應該把這篇論文找出來看看。況且台語方面尚少有人研究。

    院士談到楊又樺的研究構想,認為中文的確有許多所謂的預鑄式片語(prefabricated phrases) 這是很好的研究題材,而且在他的經典著作EXPLORATIONS IN LANGUAGE最後一章提到相同的內容,可以供楊又樺參考。

    至於預鑄式片語(prefabricated phrases)的研究和教學如何結合起來,則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楊又樺必須考量學生的背景,更重要的是要把語境(context)的因素考慮在內。

     鄭勝芬同學的研究構想「死亡事件報導的語篇結構」十分引人。的確,同樣一件事情有好幾種報導方式。有時可以用比較主觀的方式報導。總之,不同的表達方式,對讀者或聽者產生的影響就會不同。院士覺得勝芬可以朝言談分析或語用學方面來繼續發展她的主題。至於未來的發展方向,端視她要用多大的語言單元(單字、片語、句子、語篇…)做為分析的單位。

    曾惠珍選了一個專業語言的問題。專業語言和日常語言本來就不對稱。例如:法律、廣告、運動等專業領域的語言。在柏克萊有C. J. FillmoLaura Nader…等語言學家,已經多年從事這方面的語言研究,特別是法律語言學的問題,例如:歧異性、誠信(原則)等。院士希望惠珍能夠參考前人研究的結果,繼續深入主題。

    周怡君在會議上做了感性的發言。她說明了她本身是癲癇患者。院士認為癲癇是醫學問題,但是語言學也有很多文獻在探討它。院士介紹了一本有用的入門書<<語言與腦部的機制>> SPEECH AND BRAIN MECHANISMS院士鼓勵怡君應該跟輔大醫學院聯繫,也許可以用超高磁場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做腦部的影像調查。因為相關科技突飛猛進,怡君的研究方向非常有前瞻性。

     院士說在昨天所聽到的報告當中,鄭家麟的報告算是最完整的一份。不過他的研究焦點:比較閩語的「與」ho7和華語的「讓」rang4還是應該縮小些。家麟的報告在語料的處理方面應該採用宏觀的歷史觀點,而且應該更進一步做跨語言的比較,例如,拿漢語資料來和日語具有使役意義的字根-rare-sase來比較。院士鼓勵鄭家麟繼續努力寫出夠水準的論文,並且試著向國際期刊投稿。

    楊鎮妃的報告也不容小覷。她企圖處理普遍語法和漢語研究的問題。院士認為普遍語法應從世界語言的相互理解性下手。語言的確是文化溝通的橋樑。可預見人類文化在未來仍然持續分途發展,而語言也會跟著不同的文化而分歧發展。這一方面鎮妃可以參考William Croft在語言類型學方面的論文。

    還在大學就讀的莊育銘,因為法文和義大利文的能力很強,所以想跳級來挑戰翻譯語言學的專業書籍,透過王院士的介紹他計畫翻譯Jean-Marie Hombert 的法文巨著Aux Origines des Langues et du Langage。但是王院士鼓勵他不要太有壓力,畢竟這不是大學部學生該做的作業,應該把他當作學習的機會,去了解一下語言和人類演化等相關的入門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