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格義佛教批判

(二)禪宗的『道.理哲學』與《二行四入論》

 

伊藤隆壽認為唐代以降的禪宗脈脈相承,不斷地與中國固有思想相結合,卻也將佛教徹底地換骨奪胎。他認為禪宗的立場,可以透過達磨《二入四行論》作為代表,並依此理解禪宗思想的構造。

而「二入四行」的二入,分為理入和行入,而行入又分為四行,內容相當簡潔。首先,關於理入的原文如下: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30)

上文開頭的「道」和其下的「途」相對比,它顯然不是指普通的「道(路)」、通路、步行道等義。伊藤氏認為這裡的「道」,是指中國固有思想,亦即是老莊道家「道」,具有根源義。「正確的佛教」是以「無我」為旨,從不說本源的「道」。而到達「道」(入道)有種種的方法(多途),最重要的是從「理入」和「行入」兩種。伊藤氏認為,在此所使用的「理」字,在本質上是和「道」同義。就使用的方法而言,「理」和「道」之間很難見到相對立的概念。

然而,他也指出研究道家或佛教的人,應該對這概念加以注意。就道家而言,王弼和郭象以「道.理」、「原理」的「理」確立其「理的哲學」。而佛教裡,特別是羅什門下的竺道生和僧肇,以「理的哲學」來解釋佛教。甚至就結論而言,佛教所說的法身和佛性,也就是「理」的表現。(中,139)其次,看到「行入」:

第一的報怨行,是依據佛教業報說,認為自己的苦難是過去惡業的結果,甘心忍受而不報怨(31)。所謂「報怨」一詞,出於《論語》憲問篇「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以及『老子』六十三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兩者的觀點是不同的。而這裡的「報怨」是依業報說,至於不報怨的理由是「識達本故」,因此伊藤氏認為這很明顯地絕不是「緣起」,亦即這不是深信因果、更無法展開利他行的實踐。

第二隨緣行。如同以上的宿業觀一樣,把一切的苦樂得失視為緣業所轉,委身於緣,冥順於道。(32)的「眾生無我」,並不是佛教的無我觀,它不外是老莊的隨順命運、無為自然的生活態度。

第三無所求行。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33)要特別注意到「安心無為」一詞。曇林的「安心謂壁觀」、達摩的「大乘安心法」,即是這個語詞。伊藤隆壽氏認為,所謂安心,即是安心於無為的、根源的「道」。此段也是依據老莊的聖人觀而來,無私無欲之姿。

第四稱法行。所謂的稱法行,是把法作為「性淨之理」(34)即是自性清淨的理。若信解此理,當稱理而行,具體而言,即是六波羅密的修行。但是由於理與一體化的結果,所以也就「而無所行」,亦即本來是利他行、菩薩行的實踐,反而全然無緣而行。確信真性的實在,僅絕外界諸緣,無染無著的實踐的話,不能說它繼承了無我的正確意義。不能否定真性和理,甚至自己的話,也就無法利他行,無法生起慈悲心。而這種欠缺自我否定或我執否定的無染無著之生存方式,它不過全然是樂天的、無為自然的、老莊的生存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