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題之所在

 

佛教的發源地在印度,輾轉傳來中國,為中國文化所吸收、消納、變容形塑成中國佛教獨特的內涵,這整個思想發展的歷史變化,絕非三言兩語盡可打發。一般說來,中國人在理解外來佛教、受容其思想之際,有兩個重要面向要注意。一個是中國人如何翻譯這些以印度梵文或西域文字寫成的佛典,另一個是中國人以怎樣的思惟方式來理解闡述這些已經漢譯的佛典。

誠如海德格(Heidegger)所言,吾人在日常生活中認知事物之際,總會有「先起整體、先起觀點與先起概念」(5)(Vorhabe, Vorsicht, Vorgriff)等「先起性意向」,影響任何認知活動,並且成為吾人「理解」(Verstehen)、「解釋」(Erklaren)的「區域」(Gegend, 場所)。同樣的道理,在伊藤隆壽的觀察中,中國人在認知、翻譯、解釋佛教之際,亦存在著這一「先起性」意向,以及受容的「區域」(場所)-「道.理哲學」。

這裡使用的「道.理哲學」一詞,是『道』和『理』之間加入冒號,亦即『道的哲學』和『理的哲學』合起來表示,以別於一般日常所說的『道理』。伊藤氏如下提到:(6)

老莊道家思想的特色,是以『道』的概念來掌握,所以從來就稱之為『道的哲學』,至於『理的哲學』是針對郭象和竺道生思想的特色而論。現在把兩者結合在一起的理由,一方面『道』就道家而言,當然是明白的,另一方面本來是指個別概念的『理』,很明顯地在道家人們的使用下,逐漸成為像『道』般的根據,成為和『道』具有相同內容的概念。特別是魏晉玄學家,把『理』予理論化、哲學化,復經佛教學者的採用,將之運用於佛典的解釋,企圖把佛教在中國受容的過程中,將佛教給中國化。及至宋代的「理學」,這點要加以注意。

如上引文所及,伊藤氏認為「道.理哲學」是中國早期的佛教徒用以理解、解釋佛教的工具。這種說法其實是符合史實。佛教相對於中國而言,它是外來的異質文化,為中土人士所陌生,在缺乏共同思想背景的前提下,若不在認識主體上採取「類比」(analogy)的擬附活動,那麼進一步的溝通也就難以開展。但是這裡牽涉到三個問題。首先,作為外來異質文化的「佛教」具有什麼特色?其次,作為土著文化代表的「道.理哲學」具有何種特色?以及最後一個涉及價值判斷的問題,亦即若以後者來理解前者,所形構成的「格義佛教」是否可以等同於「正確的佛教」呢?這三個問題的突顯,大致是「批判佛教」學者批判的進路。本文也就依此進路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