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室聽力檢查(Tympanometry)

臨床常用的聽阻聽力檢查(Acoustic Impedance Measurement)可分為兩大類:鼓室聽力(tympanometry)及聽覺反射(acoustic reflex)。鼓室聽力主要是用於認知及分類中耳疾病。有很多中耳疾病患者並不會有聽力喪失的現象,因此純音聽力檢查並不能偵測出個體有聽覺系統的疾病(Margolis, 1981;Alberti et al.,1970;Alberti et al., 1974)。另外一個好處是可以早期診斷中耳疾病而予早期治療。

鼓室聽力可分為兩種測驗中耳鼓室圖測驗,及中耳鼓室壓力或中耳衡壓測驗。

 

中耳鼓室圖測驗(tympanogram)

 

中耳鼓室圖測驗是在測輸入不同聲壓時所造成聲波能量變化,這可由耳膜移動力來調節(Elner et al.,1971)。耳膜移動力最好的時候是在耳膜內外兩側壓力相同時;當輸入壓力過大或過小時,耳膜的移動力減少,聲能轉換的變化經過機械的計算轉換成010的數值,這些數值稱為聽能順應力。所輸入之壓力則可由-400200dapa(tenths of a Pascal)。這壓力並不是絕對值,而是輸入壓力和當時大氣壓力的相對值。例如,輸入壓力和當時大氣壓力相等時,則在紀錄上是0dapammH2O;若輸入壓力大於或小於當時的大氣壓力時,則用+-加上兩者之差一來紀錄。這種紀錄聽能順應力及壓力之間關係的圖就叫做鼓室圖,一般橫軸表示壓力,縱軸表示聽覺順應力(Burnett, 1975)

該測驗程序如下:

1. 用氣式耳鏡(pneumatic otoscopy)看受測者的耳道大小,有無堵塞、耳膜破洞或其他任何異常。

2. 選用大小合適的耳塞緊塞住耳朵,在塞進之前須先將耳塞與測試機械連接好,確定沒有漏氣的情況產生。

3. 將敏感受器調在「T」或「L」的位置上。

4. 加壓至+200 dapa

5. +200 dapa處慢慢減壓。

6. 觀察聽能順應力指示表上指針移動的情形,直到它達到最大的聽能順應力值。並記下此時的壓力。

7. 記下最大聽能順應力值及其相對應的壓力值,那表示中耳壓力在此時是耳膜聽能轉換最大量的一點。

 

上述程序亦可用加壓法,即剛開始的時候將壓力調到最低壓,然後逐漸加壓,其餘步驟相同(ASHA, 1978; Creten, 1978; Dempsey, 1975; Feldman, 1975&1976)

根據壓力及最高聽能順應力畫出的圖形,基本上可分為下列五大類:

()  A型圖       

是指最高聽能順應力是在510mmho(millimho)之間,並且發生在0±50 dapa之間。這是正常人的鼓室圖形,但在任何狀況下,若疾病造成中耳的聲波能量變化不太大時,則也可能是A型圖出現。例如,非常早期的中耳炎。A型圖的形狀就像一個大的倒V字型。(de Jonge, 1978; Margolis et al., 1985)

()  As型圖

型態就和A型圖非常類似,只是最高聽覺順應力比A型圖低。這是由於聽能阻力異常的高,常見於中耳鐙骨移動力差,耳膜破裂癒合後的耳膜,有外耳道炎的耳膜,中耳炎,中耳新生贅瘤(neoplasm),中耳鏈固定,或中耳硬化的情形。(Ingelsted et al., 1966; Lilly & Shanks, 1981; Lindeman & Holmquist, 1982; Eliach et al., 1983)

() AD型圖

圖形類似A型圖,但正負壓兩邊的頂點沒有連結在一起。和As圖相反的原因是因聽阻(緊張力較低)所造成的,常見於中耳耳膜非常的鬆弛,如耳膜破洞癒合中,或因中耳小骨斷裂,這可能是腫瘤造成、顳骨受傷造成聽小骨鏈骨折等等原因(Margolis et al., 1978)

() B型圖

圖形看起來像是一條直線,那是因為找到最高聽能順應力之點的緣故,這可以是因為機器所達的最高壓力沒有中耳壓力大的緣故,例如中耳積水(Berry et al., 1975; Cantekin et al., 1980)。也可能是因耳屎或異物堵住了耳道,或有異物堵住了耳塞,使得聲壓無法輸出。

() C型圖

指中耳壓力小於大氣壓力,其最高聽能順應力是在負壓處,-100dapa以左。常見於中耳炎,在形成中耳積水前或積水正被吸收時,耳咽管不完全暢通時(Murphy, 1979)

圖片來源:

蕭雅文 著(民86):聽力學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頁162。

鼓室圖的變化有很多種,同樣的疾病也不一定會有相同的圖型,必須考慮摩擦力、質量及緊張力之間的關係。另一種常見的圖型是有兩個最高聽能順應力點,呈現像倒W的關係。這是因為有兩種中耳疾病,而聽能順應力最高點發生的高度及位置,就是疾病引起聽覺阻力的三個分力:摩擦力、質量,及系統緊張力的影響有多少,這種圖型,稱為雙峰型鼓室圖,或E型圖(Feldman, 1978)

圖片來源:

蕭雅文 著(民86):聽力學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頁164。

 

二、中耳鼓室壓力或中耳衡壓測驗(static compliance)

 

是測耳膜及中耳在鬆弛(resting)狀態之下的聽能順應力,但只包括中耳的壓力,不包括耳道那一段的聲壓,所以需先求出整個的聽能順應力值(C2)。這是自耳塞尖端至耳膜,再到中耳腔整個的聽能順應力值,再減掉耳塞尖端至耳膜那段耳道的聽能順應力值(C1),即為中耳腔的聽能順應力,也就是中耳衡壓。

測驗程序如下:

1. 選擇一合適的耳塞,和聽阻儀銜接好,然後塞入受測者耳道內,確定沒有漏氣的情況。

2. 打氣加壓至+200mmH2O

3. 調整強度鈕(intensity knob),直到聽能順應力指示表上的指針指向90°方向,即垂直。

4. 將此時的聽能順應力記下(單位是c.c.),也就是C1值。

5. 降壓至聽能順應力最高點處(maximum compliance)

6. 再調整強度鈕,直到聽能順應力指示表上的指針指向90°方向,即垂直。

7. 記下這時的聽能順應力值,此為C2值。

8. 計算C2- C1,此即為中耳衡壓。

 

正常的中耳衡壓是0.4 1.0 c.c.之間,這是大約的平均值。中耳衡壓值可做為判斷病灶的指標之一,如果中耳衡壓高於正常(即聽阻較小),常是因聽小骨鏈中斷、骨折。如果中耳衡壓低於正常值(表示聽阻大),常是因為中耳裝置的質量、緊張力及聽能摩擦力之間的關係有改變而造成的。常見的病因如中耳積水(middle ear effusion) 、耳硬化(otosclerosis)

http://www.est-med.com/Tympanometrie/AZ26.htm

 

參考資料:

http://www.fpnotebook.com/ENT49.htm

http://www.iosh.gov.tw/data/f2/sp54-9.htm

蕭雅文 (86)聽力學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頁160-165。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