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5   Anatomy of Phonation 

 Phonation voicing, 嗓音), 是聲帶震動的結果從呼吸產生動力氣流, 在通過聲帶時產生振動, 透過「白努利效應」(Bernoulli Effect)的應用和喉部組織特性(彈性)運作產生聲音。因此可以說喉腔壓力、喉部組織特性及壓縮氣流成就了人體發聲機制。

 

振動原理: 當我們主動去振動(vibrate)物體時, 物體會一直保持在振盪(oscillating)的狀況下一直到真正停止為止。造成振動的整個過程完成其實是有特定因素的, 如物體的彈性(elasticity)、硬度(stiffness)及惰性(inertia)。另外, 振動波形有週期性(periodic), 我們可以預期振動重複運動的情形,而這種「每秒鐘循環的次數」稱為頻率(frequency)

振動頻率高低有許多變因, 如物體質量大小, 彈性及硬度等皆會造成影響。

 

喉部 Larynx)解剖:  

.   軟骨 (cartilages)共九塊: (由上而下排列)

1.       會厭軟骨(Epiglottis): 連接舌頭, 和吞嚥有關的軟骨

2.       楔形軟骨 ( Cuneiform Cartilages ) : 一對, 包覆披裂會厭襞(aryepiglottic fold  )之中

3.       甲狀軟骨 (Thyroid Cartilage): 最大的軟骨

4.       小角狀軟骨 (Corniculate Cartilages) : 連接在杓狀軟骨之上, 有一對

5.       杓狀軟骨 (Arytenoid Cartilages): 成一對

6.       環狀軟骨 (Cricoid Cartilage) : 視為延伸的氣管軟骨

.   黏膜 ( membranes ) 韌帶組織 (ligaments)

喉部所有組織表面幾乎都被黏膜包覆, 而韌帶聯接軟骨或組織間關節, 如環狀氣管韌帶(cricotracheal ligament)就是連接喉腔環狀軟骨及氣管的組織。

.   聲帶 ( Vocal Fold, 或稱聲摺), 是兩片由5層組織 (tissues)組成, 最深層也是結構主體是肌肉。上皮組織中組成成分有彈力蛋白及膠原蛋白。

.   舌骨 (Hyoid Bone) : 介於舌頭和喉部組織之間, 位於甲狀notch (即喉結)位置。

.   肌肉 ( muscles)

喉頭的肌肉分為兩個部分:

1.       喉內肌 ( intrinsic muscles of larynx)

(1). 內縮肌 (adductors) : 使聲帶合攏, 包括環杓側肌(lateral cricoarytenoid)、杓間橫肌(transverse arytenoids)及杓間斜肌(oblique arytenoids)

(2). 外展肌 (Abductor ): 使聲帶外展, 有環杓後肌 (posterior cricoarytenoid)

(3). 緊繃肌 (Glottal Tensors ): 使聲帶緊繃, 有環狀甲狀肌 (Cricothyroid)

(4). 鬆弛肌 (Relaxers): thyromuscularis ( 甲杓側肌, lateral thyroarytenoid)

2.       舌骨上下肌肉(suprahyoid and infrahyoid muscles)

(1). 使舌骨和喉頭上舉肌肉 (hyoid and laryngeal elevators)

(2). 使舌骨和喉頭下壓肌肉 (hyoid and laryngeal depressors)

.   神經分布 ( innervation)

  所有喉內肌神經分布藉由 x 迷走神經 ( Vagus)系統, 分為兩個主要分支: 再生喉部神經( RLN) SLN

 

 

 

-Back-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