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的介紹

助聽器的製做原理

隨著科技的進步,助聽器的研發也不斷在進步更新,但其基本原理卻是不變的,透過一些機器構造將環境中的聲音收集,放大並傳送到耳膜上。外界的聲音由一個麥克風接收後,接著藉由一個擴大機放大,這個擴大機可做音量的調節的動作,而放大後的聲音再由耳機(ear phone)及耳模(earmold)的組合輸出傳到耳膜上。

 

助聽器的種類

最早的助聽器始於十九世紀末期,是一些放在耳朵旁,像牛角的東西,後來開始發展石墨式’真空試管等各種助聽器,而近年來的發展趨勢是耳內式的研發。

而目前較常為人使用的助聽器有主要以下這幾種:

一、口袋型(body-worn aids

     它是最早型的助聽器,體積較龐大,因此攜帶不便,現在使用的人已經很少。由於它是屬於戴在身上的助聽器,所以比較適合一些無法使用戴在耳朵上助聽器的使用者,像先天性耳道閉鎖的患者;但同時也因為它體積較大,較適合老人和小孩子操作使用。

 

二、耳掛式(BTE, behind the ear

        這一款的助聽器在美國的使用率約為市場的百分之二十,它的好處為能提供較強的功率,適合重度聽力損失的患者、體積大方便操作、麥克風和接收器較遠(即音響回饋acoustic feedback回題較小)、價格也較便宜。但像小孩子,因為耳道還在發育,不適合戴耳內型的,而有些耳朵會濕或流濃的患者也不適合使用內耳型,因此耳掛式的就變成較合用的選擇。

 

三、耳內型(JTE, in the ear

  這型的助聽器是使用在外耳耳殼及耳道的外側部分,因此外觀上較不如其它型的明顥,除此之外,其它的優點還包括,它設置的位置比較接近耳膜,因為放大率不必太高,可惜的是其輸出功率有限,只適合中輕度聽障患者使用。

 

四、耳道型及迷你耳道型(ITC, in the canal, minicanal)又稱插耳型

  這兩種又比耳內型的體積更小了,主要是戴在外耳道的軟骨部份(耳道外三分之一),其外觀和設計上都較精密進步,但其操作和維修的限制也相對增高,因此也較貴。

 

五、深耳道型(CIC, completely in the canal

        這一型是九零年代才產的,最小的助聽器,戴在耳道的深部,距耳膜只有5mm,外觀上幾乎是看不見的,只是由一條透明的管線露在耳道方中,方便取出和植入。它其它的優點還包括:在高頻有較高的放大率、音響回饋的問題較小、外耳道阻塞效應(occlusion effect)大減、不易被耳垢阻塞及較好的分辨別聲音來源能力等等。而缺點是不適合重度聽障患者,也不易調整維修(因為耳道內溫暖濕的環境,造成機器的損壞率增高)

 

六、骨導式助聽器(眼鏡型或髮箍型)

  這種助聽器最適用於傳導型聽障,骨導正常而氣導不正常的病人,主要是把一個骨震動器置於乳突上,讓聲音透過骨頭傳入內耳中。

 

參考資料

劉殿楨, 助聽器的原理、型式及線路《認識助聽器(二)》健康世界 No. 271 p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