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電位和視覺、聽覺的身體影響

腦幹聽覺激發電位(brain 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

在滴答聲出現後的第一個百萬分之十秒內,就會出現電波,經由第Ⅷ對腦神經的聽覺路徑傳向神經核(第Ⅰ及第Ⅱ波)橋腦(pon)以及中腦(第Ⅲ-Ⅴ波)。給予音調刺激後,可在聽覺皮質記錄到較長及較晚出現的電位(可達500ms),但這在臨床上並不那麼重要。

   

                     14  腦幹聽覺電位

1, 聽覺及前庭功能的機制

聽覺及前庭功能的機制

 

聽覺 耳蝸神經元將聲波轉變成動作電位(action potential)。聲波經由鼓膜、聽骨傳到卵圓孔,在耳蝸的外淋巴引起波動。螺旋器官(spiral organ of corti – 位於第Ⅷ腦神經的耳蝸分枝內)便產生了動作電位。

 

前庭功能 前庭系統負責處理旋轉及直線加速度(包括重力),以及視覺、本體覺傳入的訊息(人體在空間中藉此保持平衡及方向感)。在旋轉的時後,由於半規管的內淋巴慣性作用,蝸管頂(cupola)便被推開,活化髮細胞,並產生動作電位,傳到第Ⅷ神經的前庭分支。直線運動使橢圓囊(utricle)或球囊(saccule)內的耳石(otolith)產生位移。如此一來,髮細胞變形,且第Ⅷ神經前庭分支的動作電位會隨之增加或減少。

 

 

                    14  中樞聯繫

 

中樞聯繫第一級前庭神經元(位於第Ⅷ神經的前庭分支)負責傳送來自橢圓囊(utricle)、耳囊(saccule)及半規管(semicircular canal)的訊息到前庭神經―(vestibular nucleus,分上、下、內、外四個)。雙極細胞體位於前庭神經節。

耳蝸及前庭分支一起經由岩骨抵達內聽道,然後從此處進入小腦大腦角的蛛網膜下腔,再從橋腦延腦交界處分別進入腦幹。

 

聽覺 從耳蝸神經核開始,第二神經元傳送訊息的路徑有兩條:一條是從外蹄系(lateral lemniscus)往上傳到同側的下丘,另一條在稜形體(trapezoid body)跨到對側,再經由外蹄系傳到對側的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

第三神經元位於兩邊的下丘,分別將訊息傳向內膝狀體。

第四神經元將訊息傳往內囊,經由聽放射到達聽覺皮質。

               15  傳送訊息路徑

 

 

2, 下腦神經異常

 

第十腦神經(迷走神經):它具有運動、感覺及副交感神經的功能。這條

神經的中樞連線雖然與舌咽神經雷同,但是還是很複雜。

16  副交感神經(1

 

1.     運動纖維支配喉部、軟愕及咽部。它的根源是疑核(nucleus ambiguus)

2.     節前副交感纖維起源於運動背核(dorsal motor nucleus)。節後神經纖維支配胸部及腹部內臟。

3.     咽、喉及外聽道的傳入纖維進入頸靜脈神經節(jugular ganglion),並終止於三叉神經核及路徑。

4.     負責腹部及胸部內臟的神經本體位於結狀神經節(nodose ganglion),而它們的終點是獨立核(nucleus solitarius)。喉部味覺纖維也是以類似方法到達終點的。這條神經在穿出腦幹的地方,有一些神經小枝,它們再會合起來,變成迷走神經。它是從頸靜脈孔(jugular foramen)穿出顱腔(兩個神經節恰好位於此處)的。

 

  17  副交感神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