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任先生(1892-1982)生平簡介(洪振耀)

 

趙元任先生是江蘇武進人,生於1892年,1982年逝世。趙先生出生於世家,是宋太祖趙匡胤 (927~976) 的三十一世孫,清代乾嘉時期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同時也是詩論家趙翼(甌北 1727-1814)先生六世孫,父親趙衡年是清朝舉人,母親馮氏是才女,不但寫得一手好字,還能寫詩、填詞、崑曲是既能唱又能吹。先生從小就由母親教吟詩,自認為喜歡音樂是來自於母親,吹笛子倒是父親教的。

一般民眾大都是在聽過「教我如何不想他」、「上山」等名曲之後才認識這位多才多藝的作曲家。而近代語言學界都尊稱趙元任先生為漢語語言學之父,認識這麼一位精彩的語言學家,可以讓後學晚輩瞭解到他語言學的根基何等深厚、眼界何等寬廣、應用何等博大,這也可以作為本所今後在蓬勃崛起的同行當中提倡語言學教育的參考。

趙元任先生的才華不僅止於音樂創作和語言學。趙先生於宣統二年(1910)參加第二屆庚子賠款清華學校公費留美獎學金考試,結果各科表現都非常傑出,以優異的總成績考取第二名,同榜七十名錄取的考生當中,曾經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胡適先生是第五十五名,兩人同赴康乃爾大學就學,從此也開始了兩人將近半個世紀於公於私過從密切的深厚情誼,因此今晚的十幾首曲目當中就有六首歌詞與胡適先生有直接或間接的淵源。趙先生起初在康乃爾大學主修數學,興趣旁及物理、哲學、心理學、生物學、天文學、音樂、戲劇、語言學、競走、照相、旅遊等等。1914年於康乃爾大學數學系畢業後,9月入研究生院(研究所)改學哲學,後轉入哈佛大學於1918年完成哲學博士學位時年方26歲。

留美在學期間與胡適等中國同學十餘人縮衣節食創辦中國科學社,希望能夠推廣科學教育,開啟民智,振興積弱的國勢,其音樂作品也經常發表於《科學》月刊上。1920年回國後任教於清華大學數學系,原擬教授代數、英文、或哲學、歷史等課程,最後商訂教授物理學和心理學兩門課程。適逢北京大學邀請英國哲學大師羅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來華演講,由於羅素的演講內容牽涉哲學、數學、邏輯、心理學、社會學等多種學科,而且羅素的演講風格又極為風趣幽默,隨興摻雜文字遊戲,所以當時公認翻譯人選除趙元任外不作他想。

在幫羅素翻譯的同年9月,先生就已經入選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推行國語運動,致力研究國語羅馬字注音方案。初期國民政府推行的國語,並不完全按照北京方言的方音。舉目全中國,也唯有趙先生有天分而且受過萬國音標(IPA)聽音、辨音、記音、發音的訓練,能夠看音標而讀出正確的「新國音」。1921年與留學日本的婦產科醫師楊步偉婚後再度出國,受商務印書館委託編寫《國語留聲片課本》,至紐約借重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的設備,錄製國語留聲片。在美期間,家中常有國內親友來訪,1922年間,完成《小詩》、《過印度洋》、《賣布謠》等歌曲。19246月開始至歐洲英國、法國、德國考察國外實驗語音學新發展,為籌備中的中央研究院採購相關儀器設備。

19253月劉半農於巴黎大學以漢語字音實驗研究取得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趙元任和劉半農都是實驗語音學的同好,兩人專業交流頻繁,兩家交情深厚。今晚演唱的《教我如何不想他》、《茶花女中的飲酒歌》、《聽雨》三首都是由劉半農作詞。同年5月底趙元任回國後,任教於清華國學研究院,與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等先生並稱國學院四大導師。劉半農於8月回國後,與趙元任、錢玄同、黎錦熙、林語堂等人組成「數人會」提出「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稿本,同年12月教育部國語統一會同意採用「數人會」提出以北京音系為國音的建議。

趙元任在清華國學院期間,除教授語音學、語言學和邏輯學等課程外,還在藝專兼任音樂課。192778月間編寫《新詩歌集》,10月開始展開3個月密集的吳語方言調查田野工作。19288月起,接受中研院史語所的聘請擔任第二組主任,負責主持語言學組的工作,展開兩廣粵語方言調查工作。1930年出版《廣西瑤歌記音》。從19251932回國期間教學、方言調查、歌謠採集、歌曲創作多項工作同時進行,成績斐然。今晚的曲目一大部分完成於此時期。

趙先生於19322月再度出國,至193310月擔任清華留美學生監督處主任,19389月以後,即長年輾轉應聘於美國夏威夷、哈佛、耶魯、柏克萊等名校教授漢語、粵語以及漢語語言學、中國音樂等課程。由於對中國語言有深入瞭解,生前大英百科全書「中國語言」這一章節都委由先生執筆。

趙先生自認語言才是自己一生的最愛,他對於語言聲韻、構詞、語法、語意、語用、符號學、方言學、社會語言學等各方面深入的研究自然反映在其作曲上,而作曲風格和技法,中西兼備,融會貫通,除藝術歌曲外,已發表的作品還有兒童歌曲、教育歌曲、電影配樂、劇本配樂、愛國歌曲、校歌、民謠采風、器樂曲等共約150幾首。

 

             

回首頁